2015年2月3日中午...
我們離開鳳儀書院後...
因為爸爸把車子停在附近的停車場..
所以我們要走路去停車場...
就在我們路過鳳山城隍廟時...
爸爸發現廟外的這一對石獅長的好像是狛犬喔!!
上網一查....
果然~~
這一對確定是狛犬...
而且還是鳳山神社的狛犬...
鳳山神社位於臺灣高雄州鳳山郡,於昭和八年動工,昭和十年7月舉行鎮座祭。
鳳山神社坐北朝南,地基為武洛塘山的土石。 戰後神社原址改為鳳山醫院,建築約於1950年代拆毀,
殘存的高麗犬現位於鳳山城隍廟前。~~資料來源來自網路~~
沒想到這次的鳳山之旅....
意外讓我們遇到神社遺跡...
有點小lucky唷...
接著來個古蹟巡禮吧(三砲臺)....
鳳山城當年興建六座砲臺...
目前只剩下三座...
首先來到第一座砲臺...
~~澄瀛砲臺...
鳳山縣城自林爽文事件後,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遷至埤頭街(今高雄市鳳山區),為別位於左營之鳳山縣舊城,遂稱其為鳳山縣新城。鳳山縣新城原有城門六座、砲台六座、土牆及莿竹二重城牆、護城河。經歷歲月摧殘,只餘城門一座、砲台三座,現均列為鳳山縣城殘蹟,為市定古蹟...
澄瀛炮台....
位在鳳山區復興街與立志街口,呈不規則八角形,橫額落款於道光拾柒年(1837年),
兩側留有小段土牆;一度遭住戶佔用,於民國88年(1999年)整修完成...
和弟弟爬上砲臺看看...
旁邊就是護城河...
古蹟巡禮~第二站...
東便門...
突然有機車經過...
把我們嚇了一跳...
原來這~東便門還是個活古蹟ㄋ...
趕緊拍照...
不然等一下就會有機車騎過來了...
「東便門」,是現今鳳山市區內唯一殘存的清代古城門遺跡...
鳳山縣城原本設在高雄左營,清朝乾隆時期林爽文起兵攻破了鳳山縣城
在事件平定後,考量到舊城三面環山,易攻卻難守,因此決定遷到現今的鳳山市區
為了與左營舊城區別,鳳山縣城又被稱作新城,隨著時代進步,鳳山縣城的功能漸失
由於交通的發展,舊城門拆的拆倒的倒,現今僅餘下東便門及東福橋....
走過去看看...
東便門又稱~同儀門...
旁邊還有一座福德祠...
東福橋...
這座東福橋是後來新建的...
因為舊的東福橋被颱風沖毀了...
在東便門與東福橋中間...
有一個~水拹仔...
還有能出水唷...
看完東便門後...
古蹟巡禮來到第三站...
訓風砲臺...
訓風砲台位於中山路龍山寺右側巷內,在東門(朝陽門)城牆東南角轉角處,牆身呈現弧形狀。訓風砲台當初建築位置是前臨鳳山溪與城濠合流處,緊抱鳳山溪往前鎮河出海口的要衝,為早期從中國移墾的漢人及貿易船隻上岸的要塞,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訓風砲台主要構造為卵石,橫額則是嵌於城牆內,額石左右有泥塑之書卷裝飾,作工嚴謹且具藝術價值,惟昔日綿長的砲台城牆,今日僅剩十餘公尺,現為市定古蹟。(資料引自鳳山文化觀光推廣中心)
來到鳳山看了二座砲臺...
發現這兩座砲臺的形狀都不一樣喔...
訓風砲臺的形制和簡介...
很快看完訓風炮台...
最後來到曹公廟...
曹公廟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緊臨鳳山區公所的主要道路曹公路,全長約600公尺,路名的由來是為紀念大清帝國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知縣─曹謹,後代子孫為感念他對地方百姓的付出,特別建『曹公祠』祭祀,1992年(民國81年)間改祀曹公像並正式改稱為『曹公廟』,曹公國小也是因紀念曹謹而命名的。
~資料來源引用自網路~
廟前有曹公紀念亭與一座收有七座古碑的碑林...
原來~東門的橫額被存放到曹公廟...
另外還有迎恩砲臺的橫額也都存放在這裡...
曹公廟內還有一塊特別的匾額...
是總督佐久間馬太致贈的"曹公祠"匾額...
走到曹公廟後方...
就是平成砲臺了...
平成砲台。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知縣曹謹為加強新城軍事防禦能力,在鳳山新城的四隅建築砲台6座,平城砲台位處西北隅。平成砲台高約5公尺,砲台呈四方形,內側有階梯直上,台面現鋪上尺磚,正面嵌有花崗石所刻之橫額,曰「平成」,構造相當堅固。現為市定古蹟。~資料來源引用自網路~
鳳山僅存的三座砲臺...
兄弟倆都拜訪過了...
牆面嵌有花崗石匾額~平成~
兄弟倆輪流上去看看...
也為這次鳳山的古蹟巡禮畫下句點....
看完平成砲臺後...
我們就離開鳳山...
往台南出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