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7日...
這是我們家今年暑假第一次出門露營...
這一次出門主要的行程為~參訪神社&古蹟&一等三角點...
第一站來到大溪~中正公園...
將將....
哇!這個神社好有味道...
彷佛真的去到~日本神社的感覺...
可惜這些石燈籠是複刻版的...
只有底下的基座是原版的...
接下來的狛犬就是本尊喔...
底下還有一隻小狛犬...
這在在日本神社裡是看不到...
另一隻狛犬...
背面造型也來一張...
石燈籠殘件...
超然亭...
原大溪神社本殿...
超然亭側面...
大溪神社解說牌....
突然看到一座很壯觀的橋...
原來是大溪橋...
哇~好大一顆陀螺喔...
我們今天一來到大溪...
就看到路邊有許多陀螺的裝置藝術...
大溪陀螺的由來:在大溪地區開發早期有一名為「林本源」的成功墾戶,該財團主人「林平侯」於西元1834年在大溪街區中心建立一座通議第大宅。因為林平侯具有官方身分地位,所以諸許多唐山高級木作匠師協助興造,落成之後匠師紛紛定居於大宅旁成家立業,因而開啟大溪木器產業。匠師們閒暇之餘教導子女自製童玩,其中最實惠的就是陀螺,大溪陀螺的特點在於小孩會選擇不同特色的木材來製作,並且發展出巨型陀螺以及多種不同的玩法,使陀螺成為大溪地區代表性的文化物。~以上資料來自網路資料~
復興亭....
原為日本時代的忠魂碑...
是為了紀念殉職的日本軍警而立的碑...
目前忠魂碑遺址只剩基石...
復興亭也是後來加建的...
相撲場遺址...
日本時代原為競技場...
現已改為表演場了...
快看喔....
有人在表演相撲喔...
看完大溪中正公園的神社遺跡後...
來看看對面的木態生態博物館~壹號館...
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是與居民共同致力於保存、記錄與展演「大溪木藝產業」和「大溪常民生活」兩大核心主題,推廣當代木藝生活美學。博物館將活化大溪國小及警察宿舍群等歷史空間,做為「公有館」-博物館營運中心。
自2014年開始館舍修繕工程,2015年開放壹號館及武德殿....
~以上資訊來自網路資料~
木藝生態博物館~壹號館外觀....
接著走路來到大溪公會堂和蔣公行館...
大溪公會堂建於1921(大正10)年2月,於日治時期為聚會所,提供市街住民集會、典禮等公眾活動使用的公共空間。洋風一層樓磚造建築物,曾為日裕仁(Hirohito).皇太子(the prince imperial)派「御使差遣」(侍從官)巡視時,進餐與休憩的場所。台灣光復後被納為總統行館,1975年蔣公逝世,1976年修建,1978年改設「蔣公紀念館」並開放民眾參觀。建築屬於源自英國安妮女王樣式(Queen Ann's Style)的「辰野式」(Tatsuno style)風格,牆面的造型,則有1920年代的藝術裝飾運動(Art Deco)的時代風格。
在日本時代是公會堂的寢室與廚房,於1950年代改建為磚造平房,作為蔣介石總統的住所,室內設有會客室、餐廳、廚房、臥室及書房等房間。每個房間都設有大理石壁爐,有濃厚的洋味。其斜屋頂鋪日式黑瓦,外牆以洗石子與水泥粉刷裝修,外觀十分樸素。
今保留蔣公書房為「蔣公紀念室」,憑窗遠眺可見蔣公許為酷似浙江溪口之大漢溪美景,盡收眼底。
牆壁懸掛攝影大師郎靜山所攝之蔣公身影,以及出身大溪知名攝影家李鳴鵰所拍攝之蔣夫人照片。
~~以上資訊來自網路資料~
看完蔣公紀念室後...
當然是來蓋張囉...
上個月...
台灣微笑319又出了一個青春壯遊的新活動...
就是我上一篇露營遊記說的...
讓我們現在出門收集微笑印章又多了一項樂趣....
蓋完319印章後...
來到隔壁的武德殿...
大溪武德殿原是木造屋頂、洗石子磚牆砌築,整修後的武德殿屋頂保持原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
四週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和洗石子....
目前為全台瘳瘳可數保持最完整的武德殿之一...
殿內現展示的為木藝相關展品...
看完大溪神社和武德殿後...
來到宜蘭囉...
這裡是位於宜蘭車站對面的...
「丟丟噹森林」....
哇...幾米的飛天火車翱翔於綠鐵樹中...
(星空火車站)
很奇特的鐵樹森林,於90年初開始建設97年6月16完成建設,
鐵樹高14公尺,總共有九株...
在綠鐵樹後方還有一個小玩沙池和溜滑梯....
電影[ 向左走‧向右走 ] 的經典場景,金城武與梁詠琪住在城市的某個公寓,一個出門習慣左轉,
一個習慣右轉,雖然住得很近,但兩人從未會面過。
向左轉先生....
向右走小姐...
來張正常版的....
再來張kuso版的...
哥哥幫忙推行李....
中午的幾米廣場人潮不多...
(地下鐵)的大行李箱....
竟然跟哥哥一樣高...
這麼大的行李箱真的能秒殺很多記憶體....
幾米的繪畫魔力真的太棒了...
(繪本「星空」裡的小男孩望著手受傷的小女孩
星空幻想~)
火車站旁的舊宿舍...
經過改造後~別有一番風味喔...
逛完幾米廣場後...
來看看宜蘭的舊城門遺跡吧...
目前在宜蘭市立圖書館保存有兩個舊城石匾額...
宜蘭市舊稱五圍,嘉慶17年(1812年)噶瑪蘭廳成立,廳治便設於此,從此宜蘭不但成為溪北最大城,
亦是蘭陽平原最繁華的大都市,當年因植九芎為城牆,所以又有九芎城之稱...
宜蘭城的四大古城門....以「興順平安」命名...
:北門─坎興門;南門─離順門;東門─震平門;西門─兌安門。~以上資訊來自網路~
西門~~兌安門...
以及擺放在圖書館內的...
北門~坎興門...
圖書館阿姨說...
館內現在有2015台灣十大非去不可的圖書館大票選活動...
希望我們投他們一票...
不過要上網投喔!!
我們台灣有很多很特別的圖書館...
大家有空可以上網去瞧瞧喔....
http://libvote.nlpi.edu.tw/vote.php
離開圖書館後....
來到宜蘭中山公園...
來中山公園...一定到"獻馘碑"看看才行...
自吳沙在清朝嘉慶元年(1796年)來到頭城開墾,免不了要和世居蘭陽的噶瑪蘭人 & 泰雅族人產生衝突,雙方互有勝負,直到日治初期日本總督佐久間馬太剛柔並濟的強勢理蕃政策下,終於在明治42年(1909年)使得南澳與溪頭兩社的泰雅族人投降歸順,並相約永久廢除出草行為,並繳交歷年出草獵得的235顆先民首級及武器~~
蘭陽仕紳為告慰先民在天之靈及紀念此事,初步選定在員山堡金六結庄墓地立碑(今宜蘭高中校地),初名為"首塚紀念碑",但因該地地盤不穩,而於明治43年12月7日遷至宜蘭神社公園(今宜蘭中山公園)內,並更名為"獻馘碑"~~
~以上資訊來自網路~
碑文內容...
蘭邑僻在台灣東部,背山面海,沿山一帶以上,俗有呼為生番者,性極慓悍獰猛。說文曰:獸足謂之番。意者生長深山,日與獸伍,未経王化陶鎔,生番命名是之取尓。其居,上巣下窟;其食,羶肉酪漿;其種,族異名分;其俗,身文躰裸,其酬酢往來,既禮義廉恥之不知;其出沒隱見,魑魅魍魎之難測。殘忍成習,戕殺為勇。或持刀劔、或帶銃炮,或三五成群、或什佰聚黨;或白晝遽下山麓、或黑夜突入人家,或潛伏曲徑襲人以不及窺、或逕落平原傷人以不及料。嗟嗟!災禍之烈,何止殺身;冤慘之深,孰如喪首。
清政府嘗憫焉,亟思為民除害;又以覆載攸同,不忍加戮。乃於設隘隄防以外,屢為招安。無如其梗化不服,何興師問罪;又無如其負隅相抗,何改隸以來戎馬倥傯,官斯土者類因平匪事忙,未遑及此。而生番之嗜殺如故,上下百有餘年,街莊人民、山隘士卒遭害難以數計。
及中田廳長蒞任,首講理番之策,以建治安之基,乃築警藔、設隘線。明治三十六年十一月自清水溪始,迄同四十一年六月抵大南澚止,星霜六易,布置已周。犄角以制之,威武以壓之,又興化育以啟其愚,通貿易以利其便,撫綏備至,感召最神,遂有以使之去逆効順。一自南澚平、眾社服,乃扶老攜幼,稽首於軍前,曰:「今而後,世世子孫皆感生成之德,毋復行兇肆害。」為悉致所馘顱骨,且獻其兵器以謝罪焉。於是殘魂慰,群情洽,民番共睦,人鬼相安。我蘭自開闢至今,何曾有此盛事?爰是,紳耆倡捐,閤邑響應。因為築塚建碑,以安亡靈;且俾尓熙來攘往者,得以知聖世之澤及枯骨雲。
明治四十二年三月,宜蘭廳下紳士商庶總代李紹宗、江錦章、陳掄元、波江野吉太郎、藍新同具。
林拱辰撰,島田正幹書。~以上資訊來自網路~
獻馘碑簡介...
獻馘碑對面還有一個"忠靈塔"....
日本大戰時期政府用作悼念為國捐軀的軍人和烈士的紀念碑。
1936年由武營遷來,正面為「忠靈塔」三次,立碑者署名為台灣軍司令官陸軍中將柳川平助。
碑背面刻有文字「改修由來」,落款日期為昭和十一年八月。 忠靈塔碑現況為局部遭受破壞。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於該址立有解說牌。
~以上資訊來自網路~
根據簡介得知...
忠靈塔...原有鳥居、引道、石燈等設施...
離開中山公園...
來到宜蘭文昌廟....,
文昌廟也稱文武廟...
許多家裡有考生的人都會前來祭拜...
一進文昌廟...
這隻綿羊馬上吸引兄弟倆的目光...
原來這隻棉是用油桶做成的...
為何會來文昌廟呢?
根據網路查到的資料...
宜蘭神社的銅馬目前正在文昌廟內...
所以我們就先過來看看囉....
好玩的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許多考生開始向神馬拜拜...
而廟方也在銅馬上方掛上一幅「馬到成功」牌匾...
仔細看一下這隻銅馬...
馬腹上的社紋...
代表總督府的12枚菊花葉組成的圓圈...
其內由兩個呈上下巔倒的等腰三角形組成象徵「台」字型圖案...
圖樣還清晰可見...
看完在文昌廟的真銅馬後...
再來到宜蘭員山公園的忠烈祠...
看看宜蘭神社的其他遺跡....
宜蘭神社...
於1906年6月21日舉行鎮座式,之後在1927年4月18日列為縣格..
最初的宜蘭神社是位在宜蘭公園裡,1919年10月17日時才遷到員山庄。二次大戰後,
原本的神社建築拆建成宜蘭縣忠烈祠。~以上資訊來自網路~
参道和鳥居....
好久沒看到鳥居了...
最近探訪的神社遺跡中...
比較少見到鳥居....
爬上很壯觀的參道階梯後...
最上層就是忠烈祠了...
不過今天不得其門而入...
只能在外面看看...
從鳥居往下看...
能看到筆直的參道...
壯觀歸壯觀...
不過要往下走時...
感覺腿都軟了...
銅狛犬...
也是改建後的產物...
不過這外型長的有點凶ㄋㄟ...
銅馬是雕刻家林正仁依原馬翻模重鑄的...
(原馬就是我們剛剛在文昌廟看到的那隻)
解說牌解說著銅馬的歷史...
台灣光復後~~~
宜蘭神社以及其他附屬的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狛犬已經不知去向...
而銅馬被移到宜蘭市的文昌廟放置...
參道兩側的石燈籠也遭破壞...
目前僅剩下部份的遺跡...
分別散落於銅馬前的平台草地上....
造就出~~神社故事一&神社故事二....
草地上能看到半掩埋於土內的銅狛犬&銅馬...
這藝術創作的想法還真棒...
竟能創造出神社遺跡的歷史情境...
另外還能看到...
有宜蘭廳長屬名的石燈籠基座...
改建過的神橋...
池內有很多魚...
反而比較引起兄弟倆的注目....
看完宜蘭神社後...
來摸顆三角點吧....
廣興一等三角點...
標高16m...
位於羅東高工旁自來水廠水塔正下方...
摸完三角點後...
我們到員山鄉公所蓋319印章...
公所的阿姨建議我們去看看....
螃蟹冒泡湧泉....
螃蟹冒泡湧泉~
位於台九甲線路旁的窪地,因為附近有很多的溪流、湧泉,所以自然而然形成天然水池。
當地下水從地下湧出時,從水池底部冒出一個小泡泡,而池底的細沙隨著泡泡翻動,
感覺很像螃蟹吐泡泡,所以就命名為螃蟹冒泡。~以上資料來自網路~
螃蟹冒泡的水質冰涼...
聽說泉水的溫度...
終年都在20度左右...
(ps...我們沒有溫度計,所以也不確定是否真的為20度....
但可以確定的是...水溫真的很冰啊!).....
這次來宜蘭...
就是要把宜蘭的神社都拜訪完...
所以要加快腳步....
往下一個神社去囉...
這一個神社是寒溪祠...
位於大同鄉的寒溪國小旁...
步道入口就在寒溪國小的操場旁...
在步道左側路旁有一個手水缽...
石面刻有「清洗」字跡...
位在偏遠部落的原住民神社...
社格較低,通常以「祠」為名....
駁坎護坡是由板岩堆砌成的....
駁坎前方立有一塊五社的誓詞碑「カンケー方面五社」...
&「銃獵の廢」石碑....
這是見證日本政府統治原民部落的歷史,十分珍貴...
「銃獵の廢」石碑 ....
石燈籠下方即為參道...
通往拜殿的石階参道....
在附近還能看到一些殘跡...
看完寒溪祠(寒溪神社)後...
回到寒溪國小....
寒溪國小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國小....
升旗台和操場旁還有一棵老樟樹...
其實剛到寒溪國小時我就看見這兩個大仙尪仔了...
心裡很納悶....
不知將會用在何種慶典活動上?
在寒溪國小附近...
位於宜33線里程9.5K處,有一個很著名的景點就是~寒溪吊橋...
寒溪吊橋全長達324公尺...
是宜蘭縣第一長的鋼索吊橋....
這吊橋真的太長了也太壯觀了...
所以我們還是看看就好...
離開非常有著名的寒溪吊橋後...
來到三清宮...
這個地方在路上看到的景點....
其實我們對廟宇並不熱衷...
會來這邊的主要原因是...
上來欣賞美麗的~梅花湖...
三清宮位於得安村的梅花湖南面山坡上,為中華民國道教總廟...
位於冬山鄉三清宮山腳下的梅花湖,三面環山,湖的形狀似一朵梅花,所以得名,
是宜蘭縣溪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風光明媚,也成為縣內著名知名風景區...
~以上資訊來自網路~
看完美麗的梅花湖...
來看今天最後一個神社遺跡...
這個神社是蘇澳神社...
現位於蘇澳國中內...
蘇澳國中內的神社遺跡目前只剩下....
石燈籠基座&神社社號標....
原蘇澳神社的社號標...
字跡已改為~繼往開來....
教室前方小徑上的石柱都是石燈籠基座...
能清楚看出~奉獻~兩字...
就連石燈籠上的~笠~
也都被充分利用在操場旁的擋土牆上...
根據網路上的資訊...
蘇澳神社還遺留有一個神社遺跡~狛犬...
不過那將是明天的行程...
敬請期待唷....
因為我們還要去南方澳......
所以趕緊離開蘇澳吧...
----------------->>>南方澳觀景台....
南方澳觀景台位於台9 線蘇花公路108公里處....
聽說天氣好的時候能拍到海天一線....
不過今天天氣不好....
無法拍出海天一線的美景...
而我們稍晚還要趕去南澳農場....
所以也無法留在此地看夜景...
天未全黑就能看到如此美的夜景....
想必等到天色變黑...
這裡的夜景一定堪稱千萬級的...
我們家第96次露營的第一天行程就到此先告一個段落...
請期待我們在宜蘭的其他的行程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