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下午...
兄弟倆放學後...
我們要回嘉義看阿嬤...
順道來個嘉義~台南一日半遊...
第一站來到新港的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
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的簡介...
承襲寶壇博物館的館藏,並收藏古地圖、新港歷史老照片、繡花鞋、古錢幣,
與北港溪考古調查與發掘成果,鮮明而深刻地述說新港小鎮的老謝與新生...
目前一樓是特展...
主題是~樹木的身體語言...
這棵樹怎麼會有兩個年輪呢??
真是奇怪咧...
這次來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還有一個重點...
那就是來看嘉義神社的~銅狛犬...
嘉義神社原有3對狛犬...
現在只剩嘉義公園的兩對狛犬...
和這一隻銅鑄狛犬...
走上二樓...
二樓是常設展...
~昔日風華...重現古笨港~
兄弟倆玩拼瓷器...
鈞堅持要我拍...
說他已經拼好了...
跟爸爸一起看銅錢...
幫牛隻穿上皮衣...
還有很小的天九牌...
三樓是~岩石...礦物...動物標本...
花崗岩...
這材質跟我們常摸的三角點的材質好像喔...
另一邊是動物標本...
第一次看到鱷魚和鱷魚蛋...
真特別...
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的開放時間....
週二~週六....8:00~16:00...
週日和週一休館...
我們離開自然史教育館後...
來到新港鄉文昌國小...
來新港文昌國小是要來看一個書院遺址...
不過這文昌國小的校門還真特別阿!!
登雲書院最早成立於清道光2年(西元1832年),當時叫作登雲閣,
直至道光15年(西元1835年),才改為更有書院規模的登雲書院。
「登雲」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頁獻良多、與地方仕紳合力集資創立書院的王得祿將軍,
取其「平步青雲」之意。然而,七十年後,登雲書院遭逢兩次大地震被夷為平地,
一直到五十多年後,即民國52年(西元1963年) 才在遺址上成立了現在的文昌國小。
古蹟簡介...
登雲書院至今所遺留下來的東西,只剩下一座道光15年立下的「新建登雲書院捐緣金名碑」,
是當初建校時從現在的文昌國小游泳池下挖出來的,就佇立在進入校門口之後的右側庭園內,
以不鏽鋼和壓克力的外框妥善保護著。
我們來學校的這個時間...
學生還沒放學...
所以我們簡單的看了一下後...
就來到嘉義公園了...
來嘉義公園是為了來看~
嘉義神社遺跡...
嘉義公園創建於日據明治四十三年(1910),是本市主要的休閒空間,
園區內除了原有的史蹟紀念物(神社內之石燈及石獅)之外,二戰後陸續增設了相關設施,
包括民國四十五(1956)年,設置一江山戰役紀念碑;民國五十三(1964)年,
興建孔廟;民國六十四(1975)年,移置12門清代古砲。民國八十七(1998)年,
棒球場大門左側設置「七虎耀諸羅」和「威震甲子園」的青銅雕塑,以及水泉等設計,
象徵棒運傳承和飲水思源。民國九十(2001)年,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九幅複製油畫,
豎立在嘉義公園內。閩南建築如「牆之道」也在公園內呈現;在嘉義神社原址上興建的「射日塔」,
具有教育、遊憩等多種功能。
威震甲子園青銅雕塑...
「七虎耀諸羅」...
終於走到神社遺蹟的所在地了....
台灣省嘉義市忠烈祠的石碑...
大型的石燈籠...
参道&整排的石燈籠...
真壯觀...
兄弟倆在嘉義神社之參道...
後方有一對狛犬...
忠烈祠牌樓...
這裡應該是以前設置鳥居的地方了...
看到今天的第二對狛犬...
背部的紋路很明顯...
尾巴的造型很像石筍吼..
另一款石燈籠...
手水舍...
這個手水舍很大...
保存的也很完整...
接著要趕緊來嘉義史蹟資料館參觀...
因為它有時間限制...
神社本殿於中華民國統治臺灣後改為忠烈祠,並於1994年4月24日受祝融之災全毀,
原址於1998年改建為「射日塔」。其附屬館所在1998年被核定為嘉義市市定古蹟,
古蹟範圍包括齋館、社務所、手水舍、參集所、神輿庫以及參道和參道兩旁的石燈籠和高麗犬石雕,
其中的齋館與社務所建築經整修後於2001年1月5日開館啟用,命名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齋館與社務所合起來即今日的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齋館與社務所兩棟建築使用的建築方式是屬於日式的「書院造」木構造,
兩棟建築的空間互為串聯。兩棟建築的內部建築素材皆包括天花板、塌塌米地板、
紙橫拉門、玄關、外廊道,皆是傳統的日本建築式樣。
齋館的室內面積70坪,內部設有祭壇、式場與房間。社務所室內面積為61.16坪,
整體格局略成L型,有中廊可以進出齋館,社務所的兩側則被隔為數個房間供神社的工作人員使用。
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
上午9:00~下午5:00...
福康安記功碑拓印...
嘉義名人...
陳澄波...
他是一畫家...
曾經去過日本留學唷...
大鳥居的舊照片...
還有可愛的注音符號...
還是彩色的唷...
阿里山神木和小火車...
都是嘉義的特色...
進士牌匾...
看完室內的展品後...
來到外面拍照...
可愛的石猴...
也是嘉義的特色之一...
還有石猴的造型石椅...
走出史蹟資料館後...
又發現另一對狛犬...
跟剛剛那一對外觀長的不一樣喔...
祭器庫...
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庫房...
造型很獨特....
接著來到射日塔...
射日塔現在之位置是嘉義神社的本殿...
於1994年4月24日燒毀後改建的...
射日塔之造型乃取諸於阿里山神木,其褐色鋁飾條之外觀紋理有如神木的外皮。
中間留有40公尺高之「一線天」,其造型有如劈開之神木。在「一線天」內部設有一仿剪紙
藝術的「射日神話」青銅雕刻,雕刻全高24公尺寬3公尺。
本塔底層部分為嘉義市忠烈祠,頂層則為咖啡廳及瞭望塔,塔頂斜面設有一巨型紅色艷紫荊花,
充分顯示嘉義市的特色。
射日塔前方還有一對台灣雲豹....
我們沒上射日塔參觀...
所以一下又看完了...
接著來到第一代神社遺跡...
地上還看到之前的建物痕跡..
這座宮殿式的建築是孔廟...
大成殿~
在孔廟的左右兩方...
各有一塊碑文...
第一塊是~重修文廟碑記...
另一邊...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碑文...
重建玉峰書院碑記...
不過字跡都已經模糊到看不清楚了...
玉峰書院和之前看的登雲書院...
是諸鑼四大書院的其中之二...
嘉義公園的碑文真的很多...
除了上述看到的以外...
還有~丙午烈震的紀念碑...
民國1906年嘉義縣發生規模七.一的大地震...
由於當時的歲次是丙午年...
所以稱之為~丙午烈震...
以及福康安紀功碑....
福康安紀功碑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為表彰欽差大臣福康安在林爽文事件中率軍解諸羅縣城之圍的功蹟而乾隆帝御筆寫成的碑文,
該石碑本身與贔屭碑座均是在福建廈門所造,但運到臺灣府城時贔屭掉入港道中,遂用砂岩仿造,
放於縣城東門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後來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後移到今新榮路三商百貨附近,
之後再移到嘉義公園內存放。
而落入水中的贔屭在1911年時被發現,傳說有靈性而被供奉在臺南南廠代天府保安宮內..
看完紀功碑後
來看看古大砲吧...
這裡總共12座大砲..
稱為十二門古砲...
但有些字跡都已經模糊了...
看完許有古蹟和古物後...
來看看誰在那邊偷尿尿阿??
原來是尿尿小童在那邊偷尿尿ㄋ...
孩子就是孩子...
一看到這麼大型的溜滑梯...
兄弟倆一定不會錯過...
在溜滑梯旁的角落...
還有嘉義小火車的火車頭...
不過圍起封鎖線...
所以無法近拍ㄋ...
突然又發現一隻烏龜...
蠻可愛的...
最後等哥哥去蓋章的時間...
弟弟來拍張照吧...
這是一個用花盆拼成的小人...
不過花盆人的鞋子不見了唷...
等哥哥蓋完章後...
我們離開嘉義公園...
要打道回府了...
經過耐斯廣場...
發現有好多狗趴在地上...
好多好可愛的狗狗喔...
兄弟倆趕快下車跟它們拍照...
果然數大就是美...
這麼多的來福狗...
真的很吸晴唷...
今天的行程就以此照片先告一個段落...
請期待我們假日回嘉之第二天的行程發表唷~~~